教養的迷思: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?(全新增訂版)The Nurture Assumption -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, 2nd ed.

教養的迷思: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?(全新增訂版)

 

 

 

 

颱風天在家裡嗑了這本厚達六百多頁的書;坦白說,它不是很容易讓人馬上讀完的書,即使是一向讀書速度很快的我,一天以內要把它讀完,都會感到有點吃力;這本書以辯證自古至今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式,遠從人類的基因與演化開始,檢視到底父母對於孩子教養影響力的問題,並反覆舉證作者本身想要傳達的論點父母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";書中編寫方式,跟我在大學時念過的某些心理學教科書很像,本書的作者也是編寫兒童教養與發展教科書出身的人,它確實不是普羅大眾易讀的一本書。

但辛苦讀完後,會認為它是一本好書,非常值得花時間用力讀完它。

這年頭流行所謂的人本教育,大部分的書籍也傾向人本為主;我個人對這套流行法則深抱質疑,反倒對於透過科學檢視後的成果會比較有信心,所以,對於坊間的眾多教養書籍,我總不抱信任態度,有些書看完第一章就不再往下看,原因主要是,過度矯情且不符合實際的內容太多,但偏偏那些書籍都很暢銷。

比如很多作者會說「會打孩子的父母,就會教育出喜歡打人的孩子」,如果妳讀了夠多的教養書籍,妳就會發現這是現今最流行的育兒教條。

這種毫無事實根據的觀點不知操弄了多少父母,我相信正在讀這篇文章的妳,從小一定也因為犯錯被父母體罰過,或被師長體罰過,在二十世紀以前,沒被體罰過的孩子,真是少之又少,但是妳曾因為小時候犯錯被體罰過,而因此人格扭曲,行為失常了嗎?

這種流行但沒有根據的育兒教條,讓很多父母對於偶爾打一下小孩的手心,都會感到戒慎惶恐,深怕從此把孩子變成暴力狂。很幸運地讀完了這本書,否則未來我可能會陷入無間道似的教養焦慮輪迴中。

現代的父母普遍都有教養焦慮,擔心自己甚麼事情沒有做好,會對孩子造成長遠的影響,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,可以說是用「步步驚心」來形容了;孩子一出生以後,擔心寶寶哭時,若沒有及時安撫,會讓寶寶失去對大人的信任感,影響到他未來人際互動;想把寶寶送入上幼稚園時,又擔心會讓寶寶產生分離焦慮,失去對於固定照顧者的依附感,會影響到孩子對人的信任感;如果不小心打罵了孩子,就怕傷害孩子幼小的自尊心,養成孩子易攻擊他人的個性;如此萬般小心翼翼情況下,孩子長大後卻沒有變成專家口中的「優秀範本」,父母就又開始不斷自責檢討,是不是自己哪一個環節做不好,才讓孩子變成如此?

一個人的表現與個性的形成,過程十分複雜,父母只是其中的非常小的環節而已,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學齡的過程中,透過同儕習得的整個社會化與團體化過程,才是主導一個人會變成哪種人的真正關鍵,就是所謂的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要像古代陶淵明一樣"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",在實作上其實非常困難。

很多兒童發展研究,都是以倒因為果的方式,導出結論;比如調查所有行為偏差的青少年的家庭,就會發現他們的父母也都普遍有反社會人格特質,於是就得到了一個結論:「孩子的偏差行為,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」;而調查表現優秀正常的孩子,就會發現他們的父母也是社會上能幹的優秀人士,於是就得到了一個結論:「因為父母表現優秀(或很努力用正確的方式教養),所以孩子也會很優秀」。

這些結論的重點,全部擺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方式,而忽略基因遺傳賦予的人格特質,以及在校同儕環境對孩子產生的影響;這種方式就像是調查有錢人的飲食,若發現「有錢人普遍都愛吃青菜」,就得出了一個結論「多吃青菜可以變得比較有錢」一樣的荒謬,但這些荒謬的事實,卻被很多父母奉為圭臬且深信不疑。

本書的作者舉出了自古以來兒童教養研究上的盲點,告訴讀者何以這些研究完全沒有參考的必要,如果妳採用了專家的方式養育孩子,孩子長大後也很正常,也只是剛好而已,或者是妳的孩子本來就很正常,要是妳採用了專家的方式養育孩子,孩子還是一樣偷拐搶騙,不學無術,那麼也只是剛好而已,因為他的行為其實跟父母的教養方式連結性很小。

歹竹當然可以出好筍,前提是要把筍子放在好的環境養;那表示,每個人只要從小練琴,都有機會當音樂家囉?那可不一定,俗話說:"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,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"努力可以少一點,唯獨少了那百分之一,就永遠也不可能是天才;那個百分之一就是天份,是與生俱來透過父母的基因組合所帶給孩子。

當然,父母可以完全影響孩子,前提是,父母不讓孩子外出,不跟外界的人接觸,不與任何同儕往來,但是有可能嗎?

是甚麼決定了孩子的人格?

良好的基因決定了一半

很多父母都會以為,只要秉持著某種特殊的教養規範,比如著重身教,言教,訂下良好的規矩,孩子必然就會培養出正直、誠懇、信心、積極、上進、禮貌、關懷、善良等等良好的人格特質,也就是社會普遍認為成功的人格特質;但事實上,一個人之所以會具備某種人格,有百分之五十的影響來自於基因,也就是如果父母是誠實正直的人,小孩也多半具備這樣的特質,父母如果是比較具有攻擊性,或是反社會人格特質的人,則孩子多半也會有易怒、不專心、暴躁、愛挑釁的個性。

人的個性與基因遺傳有極大關係,有些特質本是與生俱有,後天的環境只能強化或是弱化這樣的特質;就像智商一樣,高智商的父母多半會有高智商的孩子,後天的刺激可以提高智商,但卻無法影響太多。

同儕的影響占了另外一半

至於後天環境影響,卻不是來自於父母,而是同儕;作者指出,如果把一個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,放到犯罪率高的貧民窟社區去,這個家庭的孩子久而久之,也會被犯罪率高的社區的孩子們同化,孩子會為了融入團體,讓自己盡量成為團體的一員而做出改變;但如果把一個行為偏差的孩子,放到社經地位比較高的社區,就讀當地的學校,則這個孩子也會有明顯的改變,變得比較循規蹈矩,因為他必須要融入同儕,取得同儕認同。

這樣的認同感,比起父母或師長用盡各種方式導正孩子,要來的輕鬆簡單更有效率,因為孩子是出自於主動,而非被動的被迫修正。

如果孩子認為取得父母的認同,比取得同儕的認同還要重要,那麼為什麼青少年要做那麼多不被父母認同的行為?

父母怎麼想,顯然對於孩子的重要性,不會高過同儕.如果孩子從小的家庭,居住的社區,社區附近的孩子,學校內的同學,普遍都很重視學業成績這件事,那麼孩子處於這樣的氛圍下,自然會朝這樣的方向邁進;但倘若父母或家族親戚,或是父母平時會來往的家庭,學校的同學來自的家庭,普遍都認為做生意比念書還要重要,那麼孩子就會認為念書不會有甚麼用處,不如趕快畢業來做生意。

所以,孩子會怎麼想,來自於同儕的成分比較多,孩子會怎麼做,也多半來自於同儕的壓力。

如果在一個團體中,愛唸書的人會被當作怪咖,書呆子,討好老師的馬屁蟲,那麼誰要念書?

那麼,父母可以做甚麼?

感覺上好像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一點影響也沒有,其實並不盡然,只是影響的方向與重要性不一樣。

父母可以帶給孩子溫暖的家庭,與孩子建立緊密的情感關係,這個關係對於父母老年後的生活有很大影響,孩子比較不會從事遺棄老人的行為;至於一個溫暖快樂的家庭,對於一個人的人格或成功與否有無影響?答案是沒有;事實證明,一個童年不快樂,長大後正常又快樂的人很多,而童年十分快樂,長大後肇事逃逸或殺人放火的人,也很多。

父母可以選擇孩子的同儕團體,或建立孩子長遠的興趣目標

讓孩子在一個學風優良,問題學生比較少,學生普遍比較聰明的學校,當然比在一個問題學生多的學校,來得比較保險,學到的東西也比較多;如果孩子有機會接觸到鄰居的小孩,居住的社區性質也相對上十分重要.交到不良朋友的孩子,犯罪機率會比沒有不良朋友的孩子高。

不幸地是,父母對於孩子交友的控制權,會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愈來愈低小,所以有時候搬家或換學區是必要,但是假如孩子就是會被父母不喜歡的朋友吸引,那麼他在新的環境,一樣也會去找壞的朋友交往(物以類聚,天性問題),不過,換到比較好的環境,總比待在惡劣的環境風險低。

父母也可以讓家庭變成一個團體,塑造家庭的共識與氣氛,父母對於孩子學業與專長領域的選擇,對於孩子會產生一定程度卻不一定很長遠的影響;比如父母可以在就學期間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,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形象:我們不比別人更聰明,所以我們要更用功,可以給孩子一個目標,並且界定出達成這個目標該進行的程序,有很多運動家就是父母用一生力氣栽培出來的,比如老虎伍茲,但是孩子的本質也十分重要,如果老虎伍茲不具備專注與勤奮,以及高爾夫球的天份,那麼不管父母怎麼用力,他也不會變成高球名將.單就培養某種習慣或興趣這點來說,父母至少是可以努力的,但不表示他的人格就會符合父母或社會期待(球技很厲害,感情卻無法忠誠)。

人格與社會化的部分,不是父母可以影響得到地方。

看完這本書,許多父母內心的罪惡感與焦慮感都會消減不少,原來我們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,而忘記了孩子並不是我們的,他們渴望成為自己。紀伯侖在《先知》這本書提到:「父母就像弓,孩子就像箭,當你是一把弓,要讓箭能夠射得遠,就不能總在他後面綁根繩子」。

弓可以決定箭要射向哪裡,卻不一定可以正中紅心。父母可以給孩子舖一條路,卻無法保證孩子可以到達你想要他到達的終點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教養的迷思 教養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