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cle and nephew

爸爸離開我們已經一個月多月了。

告別式後,所有人回歸正常的生活,我的手機與Line不再頻繁地與親友們交換訊息,虛脫忙碌又急遽悲傷的一個多月快轉,彷彿又回到甚麼事都沒發生的平靜。

真的好像,都沒有發生過,只是少了一個家人。

偶爾還是會想起爸爸,尤其是失眠的夜晚,一個人坐在客廳,想起今年爸爸生日,我帶小小哈與爸爸三人共進下午茶;想起年初剛懷二寶時,跟爸爸意見不合的場景;想起爸爸旅遊回來,送玩具教小小哈玩的神情;想起今年父親節溫馨的聚餐。

回憶不斷地在腦海中流轉,一遍又一遍。

跟媽媽與弟弟的對話間,很少再提到爸爸,三個人都想極力裝作自己是理性且成熟的,即使內心的悲傷依舊,也不願顯露出來。

我們並沒有遺忘這件事,也還沒有完全走出悲傷,可是理智上卻必須這麼做,也得向周遭的人努力表現出來。

旁人的同情,只會維持一段時間,如果再繼續沉溺於哀傷下去,就會被認為是精神異常或憂鬱症,會被認為是不健康的身心表現。

面對情感不夠深厚的親人離去,放下是很容易的。

好比說,我的外婆,因為從小相處的時間很少,她又在我對人生體驗還很懵懂的青春期時離開,所以她走的時候,我的悲傷只是一瞬間,之後我幾乎再也沒有想起過外婆。

我對外婆的記憶,很少很少;彼此記憶累積愈多的人,留存的悲傷也就愈多。

關於外公的事,小小哈長大後完全不會記得;他不會記得他曾經有一個疼愛他的外公;所以我要把這些過程紀錄下來;未來,他並沒有關於外公的記憶,可是此時此刻媽媽的心情,我希望小小哈能夠了解;這是媽媽的心路歷程,前人走過的路與背負的心情,是拓展他生命的起源;因為有了這些回憶,才有未來的他,他不能撇除前人的思想與過程獨自往前,我們是構成他的一切,也包括了他長大後會完全沒有印象的外公。

希望小小哈能知道,有這麼一個親人存在他的生命兩年多,短暫的時光也一定有其意義。

這四十幾天,我幾乎是處於封閉的狀態,只想埋首於家事與小孩之間,或是安靜的一個人閱讀,不想與他人交談;應該說,如果不是強迫自己要回歸所謂的"正常",我甚麼事都不想做,包括準備二寶的待產用品,也始終延宕著。

想見的幾個朋友,還有,得要抽空去探望朋友的新生寶寶,都應該在下個月二寶誕生前,安排時間聚餐或探望;有好多事待辦,我卻一點也提不起勁主動做點甚麼。

今年11月我的生日,也在無聲無息中度過了;小小哈爸照例說要帶我去吃大餐,我拒絕了,生日當晚只吃了一個麥當勞的墨西哥勁辣堡。

可能是因為我的生日的緣故,上週朋友主動邀約吃飯;我心想,不能再這樣頹喪下去了,該是出去走走跟大家互動一下,也得把想辦的事情辦好,於是就全家跟幾個朋友外出大吃大喝了一頓,也探望了朋友的小寶寶。

朋友聚餐只是其次;自從八月去月子中心探望過朋友的新生女兒後,至今已三個月沒再去探視過他的女兒與老婆了!覺得身為好友,總要再去表達一下關懷:雖然我失去了親人,可是朋友喜獲麟兒,到底是別人要來附和我的哀傷,還是我要去歡慶他人的喜悅?

朋友的老婆說,她本來看到我的部落格,擔心我的情況,但看到我後,又覺得我很正常,完全沒有把哀傷寫在臉上。

我說,既然是要去探望小寶寶,就是抱著喜悅的心情,我的目從來就不是要去跟朋友吐苦水,也不想這麼做。

從來悲傷只適合獨自一人享用,歡樂才是眾人齊聚的分享;我不喜歡老跟他人吐苦水,抱怨自己處境與心情;關於悲傷的情緒,還好有部落格可以抒發,寥剩於無。

現在,當聽到有人無病呻吟,將雞毛蒜皮事當作天塌下來般看待,都會讓我感到可惜,內心很想說:

「你已經很幸運了,至少父母健全,小孩跟全家都平安,工作收入也穩定,我不懂你的人生有甚麼好哀怨的?至少跟我這個無業遊民,又失去父親,祖上又沒留財產(甚至是遺留負債)的人比起來,幸運太多了。」

「但我相信我已經非常幸運,至少跟很多人比起來,我對我的人生,完完全全沒甚麼可抱怨的。」

人總是看不到自己擁有的,而先去看自己沒有的。

自小失去雙親、買不起房子又沒父母金援、想生孩子卻求子不得、工作薪水太低又換不到更好的工作.........這樣的人,實在太多太多了,再怎麼苦,都還有人更苦。

自從爸爸離去後,我只想更珍惜我的家人,多更花時間在家人身上,更重視我所擁有的,而且我已經覺得我擁有很多,這就夠了。

感恩知足,把握活著的每段時光,是父後四十日最大的體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