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幾乎是奪門而出的逃離會議室

從宜蘭開心玩回來後的隔週,公佈口試名單,意外的我進口試了!

這學校整個流程很讓人不解的是,公佈口試名單的隔兩天,就是口試日期,也就是說,口試跟書面審查一樣,不用怎麼準備了!而且因為那兩天剛好我運氣非常棒,棒到兩天加起來共有七、八場會要開,晚上就必須保留時間處理白天不能處理的事情跟回覆Email,畢竟總不能為了考試而搞砸賴以維生的工作;考不考得上不是重點,重點是我需要這筆薪水活下去吧! 所以,只剩下午夜時段黑眼圈時段,才有時間來揣測口試可能的問題答案。

朋友都說,寄出資料時就該想到有機會口試,就得要提前準備。

殊不知本人一向就不是未雨綢繆之人,更不是喜歡做無謂投資之人。若要我花時間準備一堆,這輩子到進棺材再也不會有人問我的答案,比如:「你為何報考本校?」或是:「你為何要考本系?」還不如準備一下要怎麼開口跟老闆要求加薪比較實用。 況且對於我在一天中拼出來的審查資料,本來就不是很有把握,所以當然要確定進口試後再來想口試問題。

幾個有經驗又熱心的朋友跟我分享了他們的經驗,他們說教授會問:

「你為何要選這間學校?」
「你為何要考這個所?」
「中英文自我介紹」

朋友說,口試教授大概四、五個,問題大概也是三、四個,五至十分鐘可以結束;一個朋友甚至去年考某大在職專班時,被問到的問題只有兩個,五分鐘內結束,面試教授也只有兩、三個。不過那是考在職的狀況,我的部份有點難以揣測,或許應該問問一般生。

口試當天因為是上班日,口試完下午還得趕回公司開會,所以當日我就做上班打扮;到了現場,發現竟然全部的人通通都是上班套裝,原來大家皆是有備而來,我不過是誤打誤撞的被大家以為我也是有備而來。

以為只有筆試才有試前等待需要K書這件事,沒想到口試前也是人手一疊,看著我不知道是什麼文件以外,還有幾個人很專業的,翻閱著遠見跟商業週刊。等著MBA口試的人,就翻商周跟遠見,那是不是考資工還是資管的人,都要拿著一本厚厚的程式語言書本,考英文系就要拿著英文原文書,考音樂系就要拿著樂譜,考體育系要拿著球啊或是穿體操裝之類的…以此類推我心中出現無限想像畫面,坐在一旁忍不住笑到內傷。

非常羞愧的,除了下午上班必須使用的筆電與皮包之外,我手上只有一本因為擔心等待太久無聊而買的當期壹周刊。

想像一下那個畫面,一排人坐著等口試,每個人都非常專業的,男女穿著深色套裝,女腳蹬高跟鞋男踩發亮皮鞋,每個人都很認真地,拿著不知名的文件或是所謂的商業人士閱讀的雜誌等待口試;只有我,拿著壹週刊,研究依林模特兒白歆惠,遭狼吻怒而掌摑豬哥的八卦,光想到那個畫面就只好隱忍著,不敢把壹周刊名目張膽拿出來。

搞不懂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,口試前應該會緊張吧!還在看那些話題嚴肅的內容,難道口試前翻閱這期的商周,會幫助口試?還是平常就真的不管是在等公車,還是去美容院洗頭,甚至在家蹲廁所,都要保持看商周跟遠見一類的雜誌,才表示我是職場精英或是專業人士?

因為沒東西可以看又不能看壹周刊,我只好坐著發呆,開始聽到幾個陸續口試出來的同學,轉述給其他等待的同學被教授問到的問題,聽起來確實不外乎是之前朋友們跟我分享的那些問題,諸如你為何要來考試,為何念這個學校,還有他們似乎都是金融背景的人,所以也被問到關於金控部分的問題的問題。剛開始我還會豎起耳朵偷聽他們的對話,到後來真的等太久了,而且問題聽起來千篇一律,忍不住拿出I pod來排遣寂寞,戴起耳機後就再也聽不到別人的對話。隔壁的同學大概對我的行為感到很不可思議,這種時刻在一旁聽音樂,這傢伙根本是來亂的吧。

不知道為何大家在等待中,都會去計算下一個是否輪到自己。我被排在大約第十五個,剛開始我也試著去算,但我實在無法集中精神去算哪一個進去哪一個出來,到後來索性不算,直到助教跑出來大叫,「ⅩⅩⅩ,請趕快進來!」 我應該是第一個被大叫名字的人,所以每個人都知道我叫ⅩⅩⅩ了,因為非常不識相的沒有站在門口Stand by,以至於要被使用大叫的方式請進去。 我匆匆忙忙拔掉耳機衝進去,進去後看到馬蹄形的會議桌前,坐了大約十個教授。 不是說應該只有三、四個嗎?這個場景看起來應該不是三、四個教授,而是十三、四個,朋友們跟我漏講了一個「十」。

眼前有張小桌子跟小椅子,助教請我在小桌子前坐下。我看著眼前環繞在馬蹄形桌前的教授們,剛好這小桌子位在ㄇ字型內的缺口,就像犯人一樣被包圍著。

首先第一個問題是自我介紹,介紹完後教授開始輪番問問題,我沒聽到所謂的你為何要來唸這學校或是你為何念這科系,接下來的五、六問題幾乎是要我做公司或產品介紹,那些話題平常我就必須要能回答,所以就索性把這些人當作是廠商或是合作單位在介紹,感覺熟練中又帶著一些尷尬的奇妙。

本來以為已經要結束了,沒想到所長丟過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: 「你一張英文證照都沒有去考?」他翻著我的個人資料,笑著說。

個人資料表上有一個欄位,列出所有英文相關證照要考生勾選,我的部份全是空白,因為我從未想過,我有需要去考托福或GRE或GMAT,假如哪天我真的要補習花錢去考了,不就表示準備出國唸出書,誰還考國內的學校?

「是的,我沒考」我冷靜的回答。

我連回答,我想考但我沒去考,這種答案都無法回答,因為我真的沒想過要考。

「但我們未來是用英文上課,你怎麼確定你聽得懂?」他質疑的看著我。

「那你BBC聽得懂幾成?」隔壁的教授接問。

「大概….七成吧!…不然保守點好了,六成吧!」我開始自己殺價起來了。
「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 」 BBC耶,英國腔我哪聽得懂那麼多,為何不是CNN?

「妳應該上班不是很不忙吧?以妳的工作看起來」一個教授端著老花眼鏡,看著我的資料表問。

「我不是很不忙?不是,我是很忙」我腦袋已經有點快要打結。

這是以前國中老師特別叮嚀會出錯的陷阱,英文中的倒裝問句:
「Aren’t you Christine?」你必須回答「No, I’m Christine」,而不是「yes」,以前我就非常懷疑這是中國人搞出來題目,日常對話中會有老外真的常使用這種方式來問問題嗎?這是在考驗我的中英文交換使用邏輯嗎?
 
「你要每天加班嗎?」另一個教授問。
「幾乎是」回答不是也不對,好像我們公司沒什麼生產力似的。
「加到幾點?」通常會問這問題的,好像都是打算下班要約我吃飯的人才會問。
「正常來說七點,不正常來說十點」 其實沒有不正常這件事,因為加班都算是正常。

 「那妳怎麼上課?」

我很鄉愿地回答了,我會努力克服與安排之類的話,既然我打算要報名了,加班就不能也不該是問題,是一個考上就必須被解決的問題,必要的話也有可能無法繼續工作,但也是基於全盤考量後的最下下之策。如果我在便利商店工作,或者我是一名店員,或者我在公司中是較為基層的人員,或工作屬性是比較固定例行性質的,比方說是客服,我想我應該比較不會有這樣問題。

最後又陸陸續續被問到一些問題,已經超過了當初我蒐集到的資訊只有三、四個問題的範圍,而且也不只有十分鐘,我看應該已經超過好一段時間。

我幾乎是奪門而出的逃離會議室。

假如我真的,經歷了沒把握的筆試,沒把握的書面審查,跟更沒把握的口試的狀況下,我真的上榜了,以後我跟這些老師還有隨時拿著商周的貌似專業同學,會出現多有趣的互動。

Wow,Is it not good for me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