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幾乎完全不使用Facebook,改用Google+,雖然G被視為是失敗且即將消失的社群網站,但比起Facebook的是非來說,我認為Google+實在是一塊十分清靜之地。
首先,在Facebook上有太多所謂的「朋友」,但這些「朋友」說來好笑,其中有超過八成以上,我們私底下根本沒有任何往來,而有密切往來的朋友,我們也不需要靠facebook互動,只靠Faceook作互動,基本上也很難稱之為朋友,倒不如說是網友貼切一點。
再者,看了愈多動態消息,就愈感到很多人在Facebook上發表的言論,跟真實的生活或想法,多半南轅北轍。
某次看到一位FB上的朋友,貼了一段話,說明她之所以到了37歲仍不結婚的原因,大致就是她認為現在單身很好,很自在,然後很多朋友看到她這段真情告白,紛紛留言肯定她的想法,認為她勇於做自己。
好死不死,這位朋友的男朋友,在我看到她張貼訊息的隔日,不經意透露他女友,也就是張貼訊息女主角,最近不斷逼婚的事情;事實是,她跟男友同居交往了4年,仍不結婚的原因,就是抱持不婚主義的男人,還不想娶她罷了!她一點也不認為單身很有趣,更何況她也不是真的單身,她們可是同居過著有名無實的日子好幾年.聽到這個事實,再對照她張貼出來那則昭告眾人的「單身真好」主義,真是有些諷刺。
好吧!我承認追根究柢,是自己鄉愿的加入了很多人,所以我也不能責怪看到甚麼。
的確是,沒有人會在FB上寫下:
「我痛恨單身,但我真的結不了婚」,或是張貼「我真後悔結婚,結婚後的問題還真多」
大部分的人都把口是心非的那面放在FB上,沒有人希望周遭關注她的「朋友」,知道她過得很糟。
我覺得網友的好處就是,你可以不用瞭解真實的他是如何,只要瞭解他的文字,這樣比較不會有錯亂感;但是FB上的朋友不同,這些人跟你的生活多少有所重疊,某些人妳甚至認識他們一.二十年,當你看到這些言不由衷的話語時,真的很難不讓人嗤之以鼻。
不如意的那面不喜愛曝露給大家,不特別提及也是合理正常,但刻意捏造自己的想法,或刻意營造幸福無比假象,這樣的做法就不讓人欣賞,既然大家都是朋友,何必如此假面?
也或者正因為大家都是朋友,所以必須假面?
使用facebook跟寫blog有極大的不同,對於blog來說,讀者是主動的一方,可以選擇是否閱讀某部落格文字,如果不喜歡閱讀,大可不要去造訪對方的網站;但社交網站則不同,讀者屬於被動的模式,只要加入朋友,對方要貼甚麼狗屁倒灶訊息一概得讀。
為了濾掉讓人感到不實的言論,我把許多人設為隱藏,但隱藏的人卻愈來愈多,多到最後乾脆不用Facebook更痛快些。
如果真的關心一個人,不需要透過社交網站也是可以表達關心,如果不關心一個人,我透過社交網站拼命留言回應,也不代表我有多關心。
另外有一個朋友在facebook上的行為,也讓我匪夷所思。
有次她跟我抱怨某位意圖欺騙她的感情,並且還口頭對她性騷擾的男性友人;那個人碰巧是我的學長,雖然我對於這位學長的行為感到十分驚訝,但畢竟認識她的時間比學長更久,猜想也許是自己對學長的了解並不深,既然學長人品如此不佳,本就與學長很少聯絡的我,就更加認為沒有保持聯繫的必要,當然絕無可能會再去學長的FB上做任何回應;同樣的,我想朋友身為當事人,面對學長的態度也應該會跟我一樣,甚至比我更厭惡那位學長才是。
但過不了多久,我卻在FB上見到她屢次對學長的貼文有所回應,言語中不見有任何嫌隙。剛開始我以為這只是偶然,後來學長結婚生子之後,她還留言向學長表示,想認他的孩子當乾兒子,這讓我十分不能理解她的行為。
如果沒有facebook讓朋友間的留言無所遁形,我也不會發現朋友不為人知的那面。本來應該是要老死不相往來的兩個人,在facebook上顯得交情匪淺;而已經認識十幾年的人,除了有事要請妳幫忙之外,其他的彷彿都沒甚麼值得她去關心。
所以,為什麼我要浪費時間去看這些不太真實的想法呢?既然如此我還不如去看娛樂新聞還比較有娛樂價值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