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暴制暴是錯誤的行為,當仁義道德已無法伸張,滿地盡是暴虐蔓延,如何說服自己或他人,暴力是不被容許的存在?
《更好的世界》是2011年金球獎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,被形容為丹麥版的《告白》,同樣以校園霸凌做為開場,但《更好的世界》提出的問題比《告白》更為寬廣。
這是一部非常適合父母觀看的影片,片中談到校園霸凌卻不批判霸凌,改以多種角度切入孩子出現攻擊行為的背後,非常值得省思;但本片談的不只是霸凌,霸凌只是一個微小世界的縮影。
《告白》中的傳道授業的老師,面對女兒無辜被殺害,身為一個母親的哀痛與憤怒,導致以報復手段來對待殺害女兒的學生;(Hævnen/In a better world)》
中的Anton,是在非洲行醫濟世的醫生,也是移民丹麥的瑞典父親,試圖以身作則讓暴力平息,卻不知自己的孩子正逐漸走向風暴之中。
《告白》以讓人震驚的影像與劇情帶出現今校園青少年問題,尖銳地發人省思;而《更好的世界(Hævnen/In a better world)》在風光明媚與一片和諧的丹麥鄉村風格中,穿插了非洲的荒蕪與絕望,凸顯出不管是先進或是落後的土地,人與人間所流動的暴力意識,不是單純的用教條或是正義,就可以約束的世界。
更好的世界,存在嗎?
(以下有雷)
Elias的父親Anton長期在非洲地區行醫,目睹當地的種族血腥暴力卻無力阻止,只能進來一個就醫一個,醫治的速度趕不上人類互相殘殺的數量,面度殺戮的無奈感與頻臨破碎的婚姻,無力感與懷疑逐漸在內心孳生;Elias以外來族群的身分在丹麥就讀讀,不出色的外表與溫順的個性,在丹麥校園內備受歧視與排擠,多次遭遇同學的霸凌;Christian充滿對父親的仇恨,只因父親放棄救治一心尋死的癌末母親,他
擁有比Elias聰明的腦袋與截然不同的堅毅內斂,幫助Elias抵擋霸凌,最後卻逐漸變成一場復仇計畫.....................
《更好的世界》中導演試圖讓觀眾看到,霸凌並非只是施暴者與被虐者本身問題,暴力行為背後牽涉往往來自於很多方面。
Elias多次在校被欺負,學校老師只企圖尋找任何可能的"問題",認為是Elias的父母婚姻觸礁,才導致他不融入團體備受排擠,這種最簡化也最無知的方式,通常就是一般人給予暴力行為的答案;而Christian的報復心態,不只是單純只想為Elias出一口氣,其實是源自於對母親去世的憤怒,這股壓力在協助Elias抵抗霸凌後得到了釋放,自己因此愈陷愈深無法收拾,一個內心受挫不知如何解決的孩子,最後甚至企圖想要了斷生命以求解脫。
一個父親在面對暴力行為時能做些甚麼?
本片中看到三種截然不同的態度。Elias的父親以身作則,面對無理地暴力對待時,堅持不以暴制暴,徹底以身作則告訴教孩子,暴力並無法解決任何問題;但即使自己站在蠻橫無理的人面前,當著孩子的面被別人硬是甩了N個巴掌,還是無法說服目睹全程的孩子接受父親的觀點;Christian的父親選擇最普遍也最傳統的"說教"方式,在Christian犯錯時不斷諄諄告誡他,但這些教條式的說法完全無法解決Christian累積在內心的更大問題;Elias的母親面對孩子遭遇霸凌完全無法接受,歇斯底里地譴責老師與自己長期失和的伴侶,徒然讓孩子繼躲進更深的問題當中,不再與母親分享心事與想法,只能求助身在外地行醫卻疲憊無力回應的父親,最終導致更大的傷害發生。
《更好的世界》沒有告訴觀眾哪一種面對暴力的處理是對的,也或許說,大人的世界已陷入茫然,又怎能告訴孩子該何去何從。
一心以救人行醫為志的Anton,在充滿種族屠殺的非洲地區,也不免擺盪在正義與邪惡的天平兩邊。救人是對的事,但如果是救一個殺人無數的殺人魔,這到底是對還是錯?不該暴力對待他人,可是當自己身處暴力時,是該痛擊對方予以顏色,還是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?
任何一種反應行為或者是言語,都可能在無意中傷害任何人;暴力是人性最艱難的試煉,每個人都有求生的意志與本能,更有面對生離死別的傷痛與憤怒,人與人間的仇恨是最難以化解的心魔。
《更好的世界》也許是一個不存在的世界,甚至,悲觀一點來說,要說未來可能是""更糟的世界""(in a bitter world)也不為過,不管可能更好或可能更壞,在這個世界中,我們能有多少的堅持與自省,又如何抵抗內心的衝突?
你沒有辦法消彌暴力,但你可以選擇如何面對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