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本書讓為人父母的我看完心情十分沉重。

一直以來,大人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學習,就可以 透過教育尋求翻身的機會。

事實上「翻轉階級」這件事的機率比你我想像中還要低很多,比中大樂透還難。

政府力推教改,即所謂的 12年國教,我們以為教育資源的分配都是相等而且公平。

事實不然。

本書的作者是哈佛管理學院的教授, 用了質化與量化的方式研究並且編撰了這本書;這本書對於家庭階級與教育的議題有非常深入的觀察;它不僅以社會學家觀察的方式,描繪出現在美國社會普遍的現象,還提出很多研究數據來佐證,父母的社會階級確實會複製到孩子身上,而且透過教育也難以反轉。

雖然這本書的研究範圍在美國,有趣的是若抽換掉書中那些不熟悉的地名,要說是發生在台灣的也毫不違和。

美國社會金字塔頂端三分之一受過大學教育者,他們的孩子大部分都跟雙親同住, 這樣的家庭大部分都是雙薪。
 
社會底層三分之一的人則只有中學畢業, 他們的小孩很多都是單親, 除了單親之外,這些家庭幾乎都亂七八糟,父母有多重伴侶或生活在混合家庭(隔代教養或繼父母兄姐弟妹)中。
本書很多研究顯示,小孩行為問題與家庭的結構有很大的關係, 而小孩表現良好則跟上層家庭的新型態結構有關係(雙薪+有錢)。

所以家庭型態跟經濟條件好壞,對於小孩未來的成長與成就有極大正相關。

台灣有一句俚語「歹竹出好筍」,透過本書來看難度很高,通常歹竹也只會出歹竹,或者頂多長出竹而已,絕對不可能生出筍子。

那鄭捷呢?難道他不是生長在所謂的中上階層家庭?

這種幾十年出現一次的單一個案,不適合拿來做整個社會普偏現象討論。 畢竟會在公共場所無差別殺人的案例,比起其他大大小小的犯罪比例來說,發生機率還是偏低。

如果能夠研究台灣所有監獄裡面的犯罪人口,甚至於是毒品交易的人口,他們的家庭組成跟背景,得到的答案應該會跟本書作者的研究結論非常相近。

幸福的家庭有不同的面貌,不幸福的家庭看起來都很類似。

本書指出美國社會普遍出現幾個現象,對照台灣可以一起做個檢視:

1.貧富懸殊差距擴大
 
1950年代的家庭生活水準比較一致,20世紀後的美國, 貧富懸殊差距日益擴大。

這點跟台灣的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很接近,只是 美國是極端資本化的已開發中國家 ,台灣目前在貧富差距上比美國小很多,但也正往V型化發展當中。

在美國,中上階級與中下階層的居住空間呈現隔離的現象,美國有十分明顯的平民區高級住宅區,而台灣家戶所得造成的居住隔離較不明顯。
但在台灣都會區,也有居住隔離的現象,例如台北市不管是蛋白或蛋黃區, 房價就相對超出其他縣市,生活開銷與教育花費也高出其他縣市。

2.教育資源分配不均

學校其實是受政府補助的機構,理論上各校所拿到的款項就算有差距,應當不大, 但在美國經濟實力較強的區域, 家長會積極參與學校的事務,並且捐助教育款項給學校,讓學校有教豐沛的資源可供更多運用;反觀在貧窮落後的地區 ,家長本身溫飽都有問題,學校也通常缺乏經費。

這個現象在台灣的偏鄉地區也十分嚴重,家長捐款這部分的確影響學校資源,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,除了中央撥款之外,地方縣市的教育經費有所差異;有的縣市很有錢,有的縣市稅收少教育經費自然較低,同樣在教師的薪資上也有少許差異 ,並不是全省的老師都是領同樣的薪水。

以上這些現象,影響了什麼?

1.物以類聚所產生的效應

如果還單純的認為,只要我的小孩是會讀書的料,那放在任何環境都有辦法出污泥而不染地奮發向上,這樣的想法非常天真!

在美國貧民區的學校裡頭,校園內充斥著暴力以及毒品,並不是在貧民區教學的老師不優秀,而是他們每天都要跟無法好好坐著上課的學生奮戰,以努力維持班上的秩序,還要避免遭受暴力的波及,又有什麼心思放在教學上?

同樣的,當學生處在這樣的求學氣氛時,不管是再怎麼好學的小孩,都很難在惡劣的環境下學習,更不要說家裡還可能有一個,或兩個吸毒的老爸或老媽了。

這樣的現像在台灣也相當常見。

幾位在台灣從事教職的朋友, 他們在教學上其實也面臨相似的問題, 學生素質較高的學校,老師不需要在管理秩序上費心,可以專注於教學;但是在學生素質比較差的學校,老師最多的時間是用來管理秩序,不過他們通常已經都放棄管教,以免被被家長投訴,這種情況下還談什麼教學品質?

2.父母學歷與社經地位的影響

如果還單純的認為自己的學歷不好,小孩會超過你的文憑或成就,那這個想法或許需要改變一下。

本書裡面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,高學歷的父母跟小孩的學業成績有非常大的關聯性,而學業成績跟未來在社會上得到的薪資待遇跟工作條件優劣,也有非常高度的正相關。

通常高學歷的雙親,本身就擁有較高的社經地位與較廣的人際資源;高社經地位父母擁有的人際關係,相對於一般中下階層或勞工階層的父母來得更具影響力,高社經地位父母的朋友提供給小孩不管是生涯規劃,或者是在成長過程當中很多問題的解決上,都比中下階層或勞工階級的父母來得更有力、更有幫助。

高社經地位的父母與中低階層的父母,帶給孩子的差異並不是在於所謂「智商」遺傳這件事情上,而是因為高學歷的父母對於解決問題的能力,以及對於公民自治與生活知識的了解,都來得更深更廣,也更有能力能夠幫助孩子。

中下階層的家庭因為往往忙於生計,較不具備能力而且也沒有心思幫助小孩解決問題,所以小孩必須得靠自我摸索,或者是透過家庭或家族以外的人際關係尋求協助,例如透過學校的老師,或者是社會機構的輔導員,甚或是宗教團體,比如教會的牧師。

如果連家庭以外的人際網絡都缺乏,那麼在成長過程當中所遭遇到的問題就會更複雜。

3.貧窮絕對影響孩子的學歷

本書裡面提到的另一項研究是,如果提供給低收入戶一定的經濟資源,則相對就能夠提高他們孩子的學業成績表現。

所以一個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,能夠大大幫助得到好成績。

貧窮為什麼會影響到小孩的成績與學歷?

這個問題牽涉範圍非常的複雜,本書裡面提到的幾個故事,都足以說明為什麼具備同樣智商條件的小孩,在不同家庭的成長會出現巨大的差異。

其中有個故事,一個小女孩從小就在單親家庭長大,且是隔代教養,住在貧民窟,住家周遭充斥著毒品與槍械問題。

鄰居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吸毒,所以她在中學的時候染上毒品還未婚懷孕,16歲的時候就生下了孩子;在他的成長過程當中,她幾乎沒有能力當靠自己的力量,來對抗生活中這些不利成長的種種因素,不管小女孩智力再怎麼聰明,天資再怎麼過人,都沒有辦法發揮她該有的能力,甚至從此就沉淪在社會的底層角落。

相反的另一個資質可能比她駑鈍的孩子, 從小生長在中上階級的家庭,擁有優渥的家庭條件,還有關心小孩成長與教育的父母,很順利的,她上了常春藤名校,未來的人生是否一帆風順是未知,但可以預測的是,他們兩個女孩的人生,絕對不會走在同一條路上。

這本書還指出了一個非常可怕的問題 ,也就是學校對於弭平階級,一點幫助都沒有。

很多人都以為,不管我的家庭背景是好是壞,我的出生如何,只要我進到了所謂的明星學校,得到跟大家一樣的教育資源,我就會過著跟大家一樣的人生。

在台灣最明顯可以看到的就是,從國小就一窩蜂拼命想把孩子擠入私校的家長。

這本書很明確的指出,家庭跟父母,才是影響人生關鍵的最重要的因素,而不是學校,想擠入私校從此晉升上流階級的家長們,可能是白費心機了。

本書透過數據化的方式 ,列出了家庭的父母學歷以及經濟條件,跟小孩順利升上大學的量化數字。

但是在美國,能夠順利升上大學,真的就代表了階級差距是不存在的嗎?

美國的大學當然也是有所謂的好的大學,與以營利為主的大學,就像台灣也有好的公私立大學,跟很多有錢就能念的科技大學。

本書調查顯示,大部分中下階層家庭出身的孩子,都進了所謂的營利型的大學。
這些大學收取高昂的學費,讓原本已經是來自於貧窮家庭的小孩,背負了高昂的學貸,甚至有部分的孩子無法順利畢業的。

這現象目前在台灣正在發生中。

台灣有幾份研究報告指出,排名較前面的幾所公立大學,裡面有高達七八成的小孩,都是來自於家裡社經背景跟經濟條件中上的家庭,剩下的三成甚至不到一成,才是來自於中下階層或中低收入戶。

大多數學業成績不理想的孩子,來自收入相對低的家庭,卻進入所謂的 「學店 」,一些在未來可能即將面臨退場的大學。

這更加重了他們未來在就業上所面臨到的問題,付出了相對高昂的就學成本,背負著沉重的貸款,卻得不到好的教育資源,文憑也不堪用。

本書所描繪的階級世代,確實是正在發生。

在過去,我們的父母的學歷大部分比我們這一代差,過去的台灣經濟狀況也比我們這一代差。
不過在我的求學階段,我真的感受不到所謂同學之間家庭經濟差距。

在那個年代,補習上才藝班的人很少,可以說幾乎沒有, 每個人身上的用品也許會有好壞的差別,但是基本上大家都差不多。

在台北市,我小學居住的那條街上,士農工商各式各樣的鄰居都有,真的就如這本書的作者所描繪的1950年代的美國的小鎮的風貌。

我們那個年代沒有所謂的信義計畫區這種區域,同學裡面的父母職業也是比較多元化的,我的同學有人家裡面是賣豆漿的,有的人是開麵攤的,有的人是做成衣工廠的,也有的人家裡是做出版社。

反觀現在,單就觀察我自己孩子班上的家長職業來看,職業都很單一化, 在職業比較單一化的情況下,其實每個同學之間的家裡背景跟經濟條件都相當,彼此也沒特別感受到誰的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優渥;

這些孩子們也以為,每個人的家庭理當如此,而看不到其他家庭的生活面相。

我們還是在台北市的公立學校,私立學校是否更為均一化?

這樣的狀態可能從小學、中學到高中,甚至大學都會一路存在,尤其現在推廣的學區制與就近就讀,居住在明星學區附近的家庭背景,一定呈現高度的雷同, 而這些家庭背景出生的孩子,未來則有可能會上程度相近的大學。

整個社會的流動性呈現下降的狀態,這不僅發生在美國,也發生在台灣。

身為父母的我們盡力的想讓小孩,未來可以過著比我們更好的生活,甚至是超越我們 ,但看完這本書之後,會很無奈地發現,這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不是沒有,但是十分困難。

我們唯一能做的, 就是在家庭的教育上,盡可能的關心孩子、陪伴孩子,幫助他們面臨成長中的一切 ,還有一個大前提就是,家裡的經濟還真的不能夠太糟,假設父母雙方必須要忙於工作才能夠讓家庭溫飽,再怎麼有三頭六臂,都沒有辦法播出那麼多的時間,花那麼多的精力在小孩上面,更不要說能提供多少教育資源。

這是一個很殘酷的現實,更不要說有的家庭根本徹底的失能。

我跟這本書的作者一樣, 本來我也是認為我是憑藉個人的努力, 才能夠得到我現在所過的生活。

看完這本書後,我深深地感覺,我非常的幸運,因為我本來就生活在一個先天條件上相對平穩的家庭。我的父母學歷並不是很高 ,但是他們全力的支持小孩的教育 ,讓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至少能夠衣食無缺,一路努力去爭取我想要的生活。

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人的家庭與童年的生活,並不是如此的順遂,並非是他們不想努力,而是有很多事情不是只要努力,就有辦法改變。

看完這些殘酷的事實之後,作者提出了什麼樣的解決方式?

他認為透過政府或者是公部門的力量,可以改善在學校方面的問題。

但我認為,這種整體社會跟國家結構的問題,很難輕易被動搖,或者說短期內無法被改變,只是我們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, 要如何透過家庭或者是個人的力量,去做一些扭轉?

台灣的教改一直努力想要做這件事,卻越做越糟, 美國也有類似的問題。

每次在網路上看到,很多父母在討論國外的教育體制的優秀,然而每個國家都一樣,想要進入好的大學就讀,就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, 學業的壓力以及課外活動的犧牲絕對無法避免,快樂學習這件事情到最後,都會碰上評鑑制度的篩選 。
評鑑制度的設計雖然有其改善以及討論的空間,但它終歸還是會把人依照某些能力做出等級的分配, 這些能力的培養,還是必須要付出努力才有機會完成。

只有認清事實,懂得遊戲規則的人,最後才會是真正的贏家, 與其期待制度改變 、社會改變,抱怨階級世代的不公不義,不如看清事實,勇敢迎向它。

也許在這個階級世代,我們只能努力讓孩子,不要向下沉淪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