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有時候我會想,一個人之不會成為暢銷作家,不是因為文筆不好,而是沒辦法寫出邏輯前後不通的東西,也無法簡化人性。

就像九把刀的賣座電影,它建構了每個人心中年輕永遠的夢,那個夢就是,有人會永遠在心裡為你留個位置,但真實世界的沈佳宜,其實早已把柯景騰封存在過去。

把人性放到了感情上,人的行為可以變得不可思議,感情上如此,親情上也是如此。

把人性放到了小孩身上,一切就會開始烏托邦,忘記了小孩也是人,雖然他們總是可愛的像個天使,但並不與生就具備天使的美德,所以孩子才需要被教育,但教育可能也會不成功,所以社會才需要有法律。

最近看了幾篇文章,來自於同一個作者。想當然爾,大出版社培養出來的作者,總有辦法被拱上暢銷排行榜,只是若我們這些花錢買書的父母,看書都不花腦袋思考的話,恐怕書看愈多,會產生更多謬誤的觀念。

這個作者某篇文章中提到,某次她帶女兒去親子館玩耍,遇到一個頑劣的小男生,為了搶奪玩具,硬是推了她女兒一把,讓她女兒頭上撞了一個大包。她心疼之餘,卻沒有應現場觀眾要求去跟肇事者的母親告狀。文中並沒有說明她沒告狀的原因為何?總之,其他媽媽去代她告狀了,那位肇事小男孩,也因此被母親當場狠打了一頓。

作者因此引導了一個結論:

「當孩子不順自己的意就打他,那麼,孩子會不會也認為只要有人不順自己的意,就可以打對方?因為孩子是如此天真地反應著我們大人的一舉一動啊!」

作者有感而發,認為這個男孩之所以會有暴力行為,是因為常被這位母親不合理的體罰所致,雖然從整個事件當中,體罰恰當性有待商榷,但我看不出來因此事懲罰男孩,哪裡不合理?。最後她再舉了一個案例,某位高中生之所以會毆打父母,是因為小時候他的父母也會虐打他,但是,作者怎麼沒有舉出另外一個案例,某個聯合朋友殺死自己父母的少年,他的父母從小根本沒打過他。

父母的行為的確會影響孩子;但是,為什麼從來不酒駕的父母,孩子會去酒駕撞死人?沒被父母打過的孩子,長大後去殺人甚至殺害自己的父母?

孩子的成長過程,父母如果沒有在工作之餘,付出更多時間陪伴孩子,同儕的影響力有時候更勝過父母;孩子會搶奪物品毆打他人,或是說謊偷竊,不見得是因為父母每天在家就是如此表現,而是多半受到同儕團體影響;關鍵不僅是父母要以身作則,而是父母有無即早發現問題,及早糾正。

我的一位好友本身是老師,她不會體罰小孩,也不會在孩子面前打別的小孩,可以說是集「愛的教育」於一身,但是她的孩子總是為了搶奪玩具,拉扯其他小朋友頭髮,或是推擠其他小朋友;真正的原因不是她會因孩子不順自己心意就打他,而是孩子身邊朝夕相處的其他小朋友的行為,除非孩子脫離那些同儕,又或是那些同儕行為受到矯正,否則這些孩子搶奪玩具的生存之道,就是靠推擠毆打,難道我們還奢望這些兩三歲的孩子,會跟其他小朋友坐下來講道理嗎?

如果孩子天生就懂得孔融讓梨,出生後躺在嬰兒室裡,就被賦予所有人類該有的美德,這個世界也不需要"教育"這種東西。

我不明白作者為何不向對方父母反應。反應的理由,不是要為了自己的女兒討公道;肇事男孩的父母有必要知道孩子的行為,並且予以糾正,也許糾正的手段是激烈並不洽當了點,但請問,不糾正的後果為何?

況且,這種「只要從小被打,日後就會打人」的邏輯,並不全然成立。

體罰只是懲罰的方式之一,體罰的對與錯在此不討論,重點在於父母懲罰孩子的動機。

家長是否隨意且無準則的,就處罰與辱罵孩子?處罰前後,有無清楚讓孩子知道為何需要接受處罰?如果沒有,孩子莫名其妙就遭受一頓毒打,當然會養成「只要我喜歡,就可以使用暴力」來攻擊他人的個性;如果處罰的準則夠清楚,並不會因此導致孩子採取同樣的行為去對待他人。

我自小可以說是被父母打到大,但我每次被打的原因都再清楚不過,我違背了父母訂下的生活準則;比如翹課,我知道我一旦翹課,回家肯定被打,雖然我也明白翹課是錯誤的行為,但是我就是想要跟同學出去鬼混;唯一能阻止我翹課的方式,不是讓我了解翹課這件事有多麼不應該,而是害怕被父母打的心情。

我的翹課行為,並不是模仿自父母,他們連上班都不敢隨便請假,遑論翹課?為什麼其他同學不想翹課,原因也沒特別的,就只是不想而已,又或者他們比我更害怕回家被父母處罰。

如果當時父母不用嚴厲的方式阻止我,後果恐怕不堪設想,畢竟那真是我生命中一段非常荒誕不羈的歲月;也許我曾經怨恨他們的管束,但如今回想起來,我只有滿滿的感激,更不要說我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反過來"體罰"自己的父母。

作者文末又提到,她很慶幸自己是全職母親,可以很幸運地在孩子的一舉一動中,慢慢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,那麼,那些她所謂無法"慶幸自己是全職母親"的母親們,就無法從孩子的一舉一動中,慢慢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?

發現孩子的問題,不在於照顧者本身是否為全職母親,不在於投入時間的多寡,而在於有無真正花心思關心孩子,即使每天只有短短幾個鐘頭的相處,只要父母用心,該發現的問題也早就發現了。

看到其他母親,當眾毆打犯錯的孩子,所以認為自己不打小孩絕對正確;因為孩子被打,所以才會出現偏差行為;這樣的推論,也未把問題太過簡單化。作者忽略了一件事,不是每個孩子的個性,都如她的女兒一般溫和,也不是每個母親都能像她一樣,每天與孩子朝夕相處;她這般內心獨白,等於是站在烏托邦,看著凡間的現實世界,然後再對自己說:"我真的好幸運",不是嗎?

現實世界中的家庭環境與孩子個性,有千千百百種,有的父母為了養家活口,要終日擺攤做生意,有的孩子是單親家庭,父親或母親日夜兼差,這些父母不是不願意投入時間陪伴孩子,"慢慢發現並慢慢解決問題",而是不能,所以他們很可能會採取各種立竿見影的方式,以達到某些教養目的;我們不該抱著中產階級的傲慢,在象牙塔裡批判他們的管教方式,至少他們很努力盡到身為父母的責任,對孩子的行為糾正。

她親眼目睹了別的孩子的問題,卻不藉機向對方母親反應,姑且不論反應後對方會怎麼處理,或處理是否得當,但至少對方的母親得知後,是處理了,並沒有對孩子的偏差行為置之不理,至於處理方式有沒有效果,恰不恰當,則是另外一回事。

我非常認同"孩子的問題通常在於父母",所以我更認為父母不應該只要求孩子,躲著小霸王,而自己卻不挺身而出面對小霸王的父母;就像現在的某些老師,因為害怕父母鬧上媒體,所以對於行為偏差的小孩選擇不聞不問,任其自生自滅;如果所有的家長也都抱著這種心態,請問我們的社會究竟會造就出甚麼樣的下一代?

最近日本才有一則駭人的新聞;一名國二生不堪被長期霸凌,於是跳樓自殺。讓人驚訝的是,事後學校發了一份問卷給學生,有15個人表示他們知道霸凌事件,甚至「他自殺前曾打電話給學校,老師只是很簡單地罵罵霸凌的同學,並沒有進一步好好處理。」,那麼,其他那些可能得知霸凌事件的家長呢?只因為被霸凌的不是自己的孩子,所以可能選擇了冷漠以對,這名國二生回家也不敢向父母求救,結果霸凌繼續惡化,導致了這整起悲劇發生。

一昧提倡取消體罰就能解決問題,只要父母秉持高道德水準與高行為準則,就能真正達到「身教孩子」,不然就提倡徹底執行體罰,才能解決行為偏差問題;不管是哪一想法,只能說真是太天真又爛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ristine 的頭像
    Christine

    記憶的形狀

    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