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還小的時候,很多長輩都會跟我說:「等他們念小學時,妳就ㄍㄧㄣ桑了啦!」
我每天都在期待會有這麼一天。
但等到他們真的念小學了,我只想吶喊:到底是哪裡在ㄍㄧㄣ桑了?
可能古時候的長輩,都沒在管小孩放學在幹嘛吧 ?
小一生只有週二整天課,其他都半天課。早上8:00送出去上學沒多久,一眨眼12:00又來到,又要忙著出門去接哥哥了。
哥哥一週要上兩堂社團課,一堂游泳課,一堂直排輪,所以一週有兩天,中午回家吃完飯後,要馬上回學校上課,過了一個半小時社團下課再去接回;
游泳課是我最累的時候。
上課的地點在校外,車程往返大概要20分鐘,通常在課還沒開始前,我會跟著下水先帶著他游,等教練來再讓他跟教練上課,上完課後我們會再游一個小時。
我是會游泳的人,教自己的孩子基本功,應該也不是什麼問題,哪知道要教人游泳比自己學游泳還難!我們家哥哥天性怕水,頸部以上他堅持要保持乾燥,一嗆到水就哭。
親自教小孩游泳的下場就是,母子常陷入冷戰。
最後只好把他丟給教練,果然三堂課就學會閉氣潛水,六堂課就會手部划水前進,游泳課所費不貲,還好成果差強人意。
直排輪還好是幼兒園就開始學了,校外的教練,上課時間在周末,不然我應該會更操。
平日即使不上社團課,下午也不得閒;除了學校的功課外,我會讓他練習超前學校進度的數學,額外自己教他英文。
不敢說哥哥是沒補習或沒安親的孩子,只是他補習的地點是在家裡,媽媽就是他的老師,我們在家的活動,可能跟安親班也沒有差距太多。
很多人都會建議,怎麼不讓孩子就去安親班就好了?這樣就會輕鬆很多了啊!
對!這真是非常好的建議!
而且是不是他放學去上安親班之後,我就能去上班賺錢了?
面對年金改革,勞工福利越來越差,萬一政府破產,我老了可是一毛沒有,一旦有了收入,我就能開始累積我的養老金,老了也才不至於流落街頭。
只有肖ㄟ才會放著錢不賺,在這邊當小孩的伴讀丫環,根本就是自作孽還在唉三小朋友啊?!
不過,當我心一橫,想放手乎伊去的時候,又很無聊的列了一張表出來:
放學在家V.S私人安親班
|
放學在家 |
私人安親班 |
午餐 |
Yes |
Yes |
功課督導 |
Yes |
Yes |
英文課 |
Yes |
不一定 |
數學課 |
Yes |
不一定 |
點心 |
Yes |
Yes |
學校社團 |
Yes |
No |
體能運動 |
Yes |
No |
繪本時間 |
Yes |
不一定 |
卡通時間 |
Yes |
不一定 |
平板電腦時間 |
Yes |
不一定 |
安親師資 |
國立前五大學 |
不一定 |
費用 |
0 |
10000-起跳 |
如果我是哥哥,我會怎麼選呢?
師資這個部分一定不會是小孩在意的點。殺雞焉用牛刀,教小學生也不需非得要什麼學校畢業。
況且,會念書跟會教是兩回事,只是剛好我年輕時教過安親班跟補習班,所以對我來說不陌生。
至於費用,當然也不會是小孩在意的點(反正是父母在付錢)。
除此之外,我這個身兼安親功能的老木,還能提供很多附加服務,比如代客托運,小孩的書包跟物品都是我在揹。還有即時就醫服務,當他生病時我可以馬上協同就醫,不需等到老杯下班再帶去。
用膝蓋想也知道,他要選老木開辦的家庭安親班嘛!
只是俗話說,不要錢的最貴,如果我能好好上班,工作的收入實則遠大於安親班的費用,這點相信我們家孩子們的老杯,算盤也知道要怎麼打才會精,我在家全職照顧小孩的成本,遠高於直接付錢給外面的安親班。
但是我有遠超於坊間安親班的附加價值,比如兼任「駝獸」這點恐怕無人能敵。
要我就這麼單純站在孩子的利益點去看,完全無視於養老金這個事實,好像也太自以為偉大,誰會嫌錢太多?我們也不是多有錢的家庭,多一分薪水可是差很多!
但也就是這麼剛好,隨著離開職場的時間愈久,從一開始每年都會有人問我要不要去上班,到最後這兩年已無人問過我這個問題;就是說,人到了一個年紀之後,不僅在擇偶市場上乏人問津,在求職市場上也是。
沒有甚麼需要掙扎跟抉擇,尤其當已經沒有更好選擇的時候。
所以,不只是站在哥哥角度上去思考,如今站在我個人角度,重出江湖的效益很低;畢竟出社會走跳,開銷也隨之變大,可能做死做活,養老金依然累積緩慢,既然如此,只能求整體利益最大化去思考了。
小時候立志說要當總統,大家說我胸懷大志,現在說要立志當總統,大家會說我頭殼壞去;我這輩子要多有甚麼成就,也不過就是如此了,未來的名號也不可能是XX公司CEO(除非是我想自己開個一人公司過過癮,名片愛怎印就怎印),不如來展望幼齒的下一代好了,還有美好的未來可以肖想。
至於養老金,如果我有好好陪伴哥哥,或許我老的時候,他會念在我曾經伴讀的份上,賞我一口飯吃,幫我付點醫療費,不要讓我太早死甚麼的?
聽起來好像很可憐,花了這麼多的心思跟時間,結果只剩下這麼卑微的活下去的期望。
不然告訴自己,就靠著跟孩子美好的成長回憶就能養老了?這也未免太矯情了吧!
父母年輕時燃燒自己,就是圖個小孩長大好好做人;當父母年老時,還是會盡量先吃自己不要拖累孩子,真的撐不下去時,就只好期望孩子還能留口飯給我們吃。
有時候當思考太多現實層面的狀況時,反而不能做出更有利於孩子或家庭的決策。(又在給自己找台階下了我)
這麼好的安親服務,我好像應該多招幾個客戶?
但不好意思,我做的是客製化服務,我的安親班,客戶目前只有我大兒子,未來還會有我小兒子,他們已經跟我簽了長約到高中,不能毀約;等他們都大學後,我的安親班就可以停辦了,希望到時候我可以好好退休,過個有尊嚴有品質的退休生活。
(咦?是誰說老了只要圖個飯吃就好的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