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你會不會看到這篇文章,也不知道你現在過得怎麼樣。我離開職場很久了,
曾經那種拼了命追求目標的生活,距離我感覺好遙遠。
但我想,像你這樣的人,應該有份很成功的事業,也有個穩定的家庭吧。

某天我回頭看,突然發現,好像從來沒有真正把我們之間的故事說完。
那些年我常常在想,我是不是太任性?是不是沒顧慮你的感受?
可那時的我,其實只是搞不清楚你到底有沒有在乎我——我一直在等你表態。

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本書讓為人父母的我看完心情十分沉重。


一直以來,大人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學習,就可以 透過教育尋求翻身的機會。

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自從升格為人母後,就不太關注男女情事的議題,愛情或激情這兩檔事。

無意間點開一則臉書上友人按讚的文章,標題是「最難嫁掉的女生類型:長相不差、條件不錯、人好相處 」

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份,有的人很有音感,有的對色彩敏銳,有的則是天生肢體協調很好。

我們家老大很明顯的對水感到恐懼,以為他是因為曾經嗆水而怕水?或是因為少接觸水所以害怕?其實對水恐懼跟小時候受過什麼陰影毫無關係;他跟弟弟比起來,第一次到游泳池的時間點都一樣,去游泳池的頻率也差不多,但哥哥很顯然的就是害怕水,他誇張到不太敢一個人在泳池裡移動

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本念私托的弟寶,在我們抽中公托後,對於要不要給他轉學,陷入抉擇

弟寶念的學校是公辦民營,是屬於政府單位內設置的幼兒園,但課程規劃全權由外包廠商設計,只要單位同意即可,與一般坊間公辦民營的幼兒園有差異。

弟寶目前念的幼兒園,有幾乎同等於公托的低廉收費(五年前約6000元上下/月,近2年8000上下/月),又有私托的緊湊課程規劃;哥哥小小哈2歲進入幼幼班就讀,小班開始每周都有英文課,陶藝課樂高等等才藝課程;中班開始學習數字,大班開始學習小一數學跟ㄅㄆㄇ正音;大班畢業升小一前,他已經把小一上學期的數學課程全部學完

它價格合理、課程豐富、重點是,老師把小孩帶得極好;小小哈就讀時;學習到很多有趣的東西;上了小學後,還被老師稱讚字寫得很漂亮,進度跟得上,也得到學業優良前幾名。

我們都相信這家幼兒園對哥哥小小哈成長,發揮了正面影響,弟寶交給,我們也放心。

弟寶延續哥哥腳步直到大班畢業,大人跟小孩不用重新適應,是我們原定的計畫。

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幾天前有則新聞,富二代面膜老闆,在臉書貼了一張他給孩子安排的暑期課表,受到網友的大肆撻伐,常在臉書酙貶時事的呂大律師都跳出來對此發表反對看法。


我不是富二代,是窮二代。喔不,應該是窮十代了吧!以我我們家窮十代的財力,孩子的暑假排不出高爾夫、網球、法文等課程,更不要說能安排到府教學了。一般家庭暑期在孩子才藝上的預算有限,有的甚至是零。

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哥哥兩歲半開始念幼兒園,弟弟三歲進入跟哥哥同一所幼兒園;哥哥去年畢業進入小學就讀,原本以為弟弟應該也會跟哥哥一樣,一路三年念到畢業,沒想到因為某些原因, 傳聞幼兒園要在這學期吹熄燈號。雖然目前僅止於傳聞,不過校方三緘其口,不肯透露下學期還會不會繼續經營;老師們的態度,也是個個像被下封口令一樣;班上幾個家長,眼見苗頭不對,早早私下打算,年初就紛紛至附近私幼繳訂金欲插班就讀;

而我們,還殷殷期盼園方能盡早給答案;但接近年中了還是沒有消息,也只好開始另做打算,若屆時真的辦不下去,也還有其他備案。

讓弟弟暫時在家也無不可;但哥哥目前仍是小一,每天幾乎都半天課,或許是我「控場」能力不佳,嘗試過幾次,弟弟難以獨自安靜半小時(應該說每個4歲孩都不容易),雖然已經安排了事情給他做,他還是時不時就要招喚媽媽;哥哥又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,一點風吹草動馬上受影響,我一下要顧A,轉頭又要罵B,兩邊都無法處理得當。

哥哥還是需要我在一旁盯梢,我跟哥哥兩人關在書房,獨留弟弟一人在客廳整個下午也不好,弟弟勢必得送幼兒園。

選擇抽公幼的考量點,一來是跟哥哥念同校,接送方便,二來跟普偏大眾一樣,學費便宜是最大吸引。而且我們原本念得就是公辦民營的幼兒園,學費也只比公幼多一點而已,更不想轉學到學費快接近兩倍的私幼,而且中班這個年紀屬於插班生,不是想念的學校就能有名額讓我們隨時可以進去。

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我一個念私小的外甥,某次在校數學考試只拿到20分。
「20分也太低了吧?」我驚呼。
「不會啊!我們班大家都是考2-30分而已」外甥不以為然。

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
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我們家哥哥最喜歡看的非卡通類節目,就是新聞。只是陪他看新聞很累。

他會一邊看一邊問:「他們在說什麼?」、「上面發生什麼事」

明明新聞說的就是中文,小一生理解力仍然不夠,我得每則新聞都翻譯給他聽、讓他了解。

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